家长监护(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)
"关于未成年人观看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的家长监护"是一项由国内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平台共同发起并参与实施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开展的社会公益行动。该工程旨在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观看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的监护引导,帮助未成年人建立健康的数字娱乐习惯,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。通过为家长提供便捷的监管工具和科学指导方案,有效预防和纠正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的现象。   本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行业的社会责任感,展现了行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,以及通过技术创新助力家庭教育的积极意愿。 《未成年人健康参与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提示》 
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,在政府部门强化行业管理的同时,家长应主动履行监护职责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:  
一、合理规划观看时间
网络表演、网络演出剧(节)目应作为课余生活的调剂,单日连续观看时长不宜超过0.5小时。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作息表,优先保障学习、运动和线下社交活动时间。
二、规避高强度互动形式 
不参与需要持续打卡、虚拟社交或充值的衍生互动项目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周使用相关服务建议不超过3小时,月均消费不超过20元。
三、建立正向娱乐观念
避免将内容网络内容作为情绪宣泄的唯一出口。当孩子遭遇现实压力时,家长应主动沟通疏导,培养多元兴趣,引导其通过运动、阅读等方式调节情绪。
四、强化网络行为规范 
自觉抵制弹幕刷屏、网络攀比等不良行为,不传播含有暴力、低俗元素的网络作品。家长可通过内容分级功能筛选适龄作品。 
五、筑牢信息安全防线
严禁在平台透露个人隐私(如学校地址、联系方式等),不轻信非官方活动链接,定期检查账号绑定设备,防范网络诈骗。
家长监护服务说明  
当家长发现子女过度沉迷网络内容时,可提供法定监护人证明、被监护人账号信息及管控需求,申请以下监护服务:
- 内容访问限制
按家长要求屏蔽特定网络平台或限制访问时段(如仅限周末观看)。
- 观看时长管理
设置每日/每周观看时长上限,超时后自动断开访问。
- 动态通知功能
绑定监护人手机,接收登录提醒、观看记录及消费通知。
申请流程与条件
申请方式
线上申请:指定客服邮箱(861559735@qq.com)。
申请材料
1. 监护人及被监护人身份证明复印件;
2. 使用实名手机号注册的平台账号信息;
3. 监护关系证明(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文件);
注意事项
1. 申请人须为大陆籍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;
2. 提供虚假信息或伪造材料将承担法律责任;
3. 需配合补充材料以确保流程合规。
服务咨询与进度查询 
申请提交后,家长可通过服务热线或客服邮箱联系专员,查询处理进度或咨询问题。工作日设有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与解决方案。